俗話說:謠言猛于虎。在這個信息膨脹的互聯網時代,我們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,其中有真實的,也有不真實的,通常后者會被統稱為“謠言”。

我們被多少以往所篤信的謠言騙了多年,怎么吃更營養?吃什么更健康?你聽到的說法可能都是謠言。
近日,中國科協旗下的科普中國、科學辟謠平臺聯合美團外賣,發起了「科學辟謠塑料袋」活動。活動所用塑料袋采用可降解玉米淀粉材料制成,消費者在點外賣后,不僅可以收到用該塑料袋包裝的餐食,還可以順便學習到一些食品安全的相關知識。包裝采用插畫及對話形式推廣食品安全類辟謠知識,簡潔、明了,包裝設計長這個樣子。
胃能被餓小嗎?

蝦皮能補鈣嗎?

適量飲酒有益健康嗎?

吃魚能明目嗎?

不同的袋子對應相應的謠言和場景,海報通過與科學家對話的方式來告訴大家一些平常所吃食物的謠言,把科普變得更加生動有趣,在傳遞品牌正能量的同時,又將正確的飲食理念傳遞出去。此次美團外賣采用“辟謠”這樣趣味十足的說法進行健康飲食科普,利用海報的生動性、直觀性刺激受眾視覺神經,迅速吸引用戶目光,成為消費者津津樂道、互相溝通的話題,進而形成二次傳播,對品牌社會形象的提升有積極的影響。大家都知道,塑料包裝的材料的降解十分困難,而外賣包裝的塑料制品材質的降解較為困難,使用過后做不到環保化有效處理的話,會形成極大的環境污染。因此在很早的時候,美團就發起一個青山計劃,致力于解決因外賣造成的環保問題。
讓用戶體會到美團外賣是個有溫度的品牌,品牌好感度也會由此產生。此次推出的可降解的“科學辟謠塑料袋”也是繼續延續環保理念,將品牌責任與大眾的日常生活方式進行強鏈接,深度體現出品牌在廣告背后的社會責任感。中國科普旗下的科學辟謠平臺,涵蓋食品安全、營養健康等眾多領域,旨在切實提高辟謠信息的傳播力、引導力、影響力,讓科學跑贏謠言,具有毋庸置疑的權威性。出于對兩者在食品問題上共性痛點洞察,美團外賣找到跨界的契合點借力打力,而科學辟謠平臺也充分發揮出其權威優勢,并嘗試去打破官方媒體平臺總是一本正經的刻板印象,更加近距離地和人們溝通交流,二者的反差聯盟,為品牌刷足了好感度。

賣產品、賣服務,都是營銷的表面現象,透過表面傳遞品牌的價值理念才是營銷的本質所在。當品牌理念受到目標消費群體的認可時,則會形成一座讓競爭者難以攻破的品牌壁壘。美團外賣此次正是通過與科學辟謠跨界合作,將乏味的“食品科學”以新穎的方式傳遞給年輕人。并將品牌理念植入用戶心智,再次鞏固年輕人消費市場。
靈虎品牌策劃專業以品牌戰略為服務方向,集LOGO設計,VI設計,標志設計,包裝設計,品牌策略,品牌設計,品牌策劃,品牌形象,平面設計為一體,向客戶提供品牌和營銷全方位專業的設計機構和網絡運營商。
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平臺無關,如有侵權聯刪。